着力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

作者:郭熙保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16/4/18 10:05:15 点击数:
分享到 65.6K
导读:湖北日报讯郭熙保  一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很多方法,如提高每种要素的使用效率,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等等。但我认为主要工作应放在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上,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抓手,这个指标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与…

    湖北日报讯 郭熙保

  一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有很多方法,如提高每种要素的使用效率,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等等。但我认为主要工作应放在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上,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抓手,这个指标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
  单位劳动力成本,是指一单位产出所含有的劳动力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一个劳动力的报酬与他生产的产出之间的比例,也就是一个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与其劳动生产率之比。如果劳动报酬增长得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那么单位劳动力成本就会上升,全要素生产率就会下降。反之,如果劳动报酬增长慢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则单位劳动力成本就会下降,则全要素生产率就会上升。湖北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全国相比处于何种水平呢?
  首先从城镇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上看,湖北比全国水平要低,比广东、浙江更低。但在过去20年中,湖北工资水平相对于全国和发达地区上升得更快,尤其是近10年上升更快。湖北工资水平相对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从1995年的72.9%上升到2014年的88.3%;相对于广东从47.3%上升到84.6%。
  其次,湖北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全国和广东上升得更快。在1995-2014年间,湖北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比重从64.3%上升到103.7%,这个变化反映了湖北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上升得快,而且,可喜的是,湖北的劳动生产率在2012年以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2012年以后则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相比,湖北的劳动生产率要低很多,大多数年份在20%以下。但从变化趋势来看,湖北劳动生产率呈先下降而后上升态势。这说明湖北经济不仅在总量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迅速缩小,在发展质量上也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显著缩小。
  再从单位劳动力成本来看。湖北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上持平。不过,在过去20年中,湖北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全国相比一直呈下降态势,表明湖北经济的发展质量相对于全国一直在提升,从1995年的1.135下降到2014年的0.853。在2006年以前,湖北相对于全国都在1以上,在这之后在1以下。这表明湖北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在近10年来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个可喜的变化,表明湖北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在增强,不仅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质上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可知,湖北工资水平上升较快,但劳动生产率上升得更快。但相对发达地区来说,湖北经济发展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

  二

  在十三五末,湖北经济要在第一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提升,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必须要从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入手。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是要通过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大任务是降成本,而降成本的关键是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用工成本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劳保、养老等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费用总和。现在湖北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很快,虽然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小,最低工资标准在不断提高,上缴的社会保险比例也在提高,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受到广大劳动者的欢迎。但是,提高工资和福利必须要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进行。如果工资上涨幅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就会下降。因此,政府在制定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方面应该同时兼顾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不能只顾企业的利益而忽视劳动者的利益,但也要防止只顾劳动者利益而忽视企业的利益。当前,在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盈利率普遍较低情况下,应该尽量考虑如何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如降低企业社会保险的缴付比率,为了不降低职工的福利,政府应该在职工社会保障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其次是要通过改革消除无效率或低效率企业。供给侧改革另一重要任务是要去产能。去产能实际上是要通过改革减少那些长期亏损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湖北是重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不少产业如钢铁工业的产能严重处于过剩状态,企业亏损严重。现在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湖北应该在供给侧上下功夫,打一场以消除低效率企业为目标的攻坚战。消除低效率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当然,消除低效率企业主要是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政府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是不要对低效率企业以输血方式让其继续生存,通过运用财政、金融、产业、就业等各种政策工具促使其尽快破产和转型,同时解决那些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时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震动问题,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稳定。
(作者系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上一篇:劳动争议案件地域管辖规定应予完善 下一篇:劳动立法改革需要系统推进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